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者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495

农业旅游消费需求分析

2017年05月17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消费者满意度 | 

  摘要:基于对苏州地区农业旅游者的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农业旅游消费者的人口学特征、消费行为特征、消费意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我国的农业旅游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产业机构的逐步调整,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和产业界都逐渐发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不仅可以拓宽旅游活动的范围,满足旅游者返朴归真的内心需求,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国家的三农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中心位置,周边省市经济发达,且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旅游市场条件。作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苏州市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太湖、阳澄湖的水产养殖业,东山、西山的茶果种植业,历史悠久的蚕桑文化等等,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苏州市发展农业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引导下,目前,苏州市农业旅游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旅游景区,如旺山生态园、常熟蒋巷村、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等等。为了了解苏州农业旅游发展的市场反应,进一步促进苏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我们对苏州农业旅游进行了一次消费需求的调查,旨在了解苏州农业旅游消费的行为特征,旅游者参与农业旅游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及潜在农业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等。


  1 方法和数据


  1.1 抽样方法(样本选择)


  为了了解农业旅游消费的行为特征、旅游者参与农业旅游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在苏州市(包括金阊区、平江区、沧浪区)对城乡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虎丘、留园、寒山寺、石路、观前街、绿宝等旅游景点和商业中心。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拦访方法。由调查员通过简单的面访确定被调查者,然后由被调查者填写调查问卷。


  问卷共设28道封闭式问题和一道开放式问题,其中1~8题为人口特征内容,9~14题为旅游者消费行为、消费效果评价、消费心理的内容,15~28题为消费意愿、潜在消费倾向的内容。

  本次调查发放410份问卷,收回405份,剔除漏答关键信息及前后逻辑矛盾的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97份。这些问卷构成了本文的数据来源。


  1.2 样本特征


  被调查者中,男性占比50.6%,女性占比49.4%;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处于这个年龄期间的占比超过80%;职业以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户和学生为主,占比超过80%;家庭月总收入集中在7000~20000元之间,占比超过60%,3000元以下的占6.9%,3000~6000元的占20.6%,20000元以上的占10.2%;受教育程度以大专以上为主,占比超过60%,高中学历占20.7%,初中学历占17.7%;单身的占比53%,已婚的占比47%;被访者中,30%是苏州本地人,29%来自苏州周边地区,41%来自国内其他省市;大部分被调查者都常住于城镇,占比超过85%。本次调查使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2 农业旅游消费行为及心理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旅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通过旅游活动能够获得的物质精神享受向更高层次和多元化发展。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了苏州地区农业旅游消费者的一些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


  2.1 农业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2.1.1 获取农业旅游信息的渠道


  数据表明,所有参加过农业旅游的被调查者获取农业旅游信息的渠道包括旅行社推介、宣传海报、媒体广告、朋友介绍、网络查找、手机微信等。其中,通过朋友介绍获取信息的比例最高,超过58%,而通过旅行社推介获取农业旅游信息的比例最低,仅为18%左右。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农业旅游信息的被调查者比例大致相同,为25%左右。值得指出的是,在所有媒体类信息渠道中,通过手机微信获取信息的旅游者比例最高,接近27%。这意味着自媒体在农业旅游宣传推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2.1.2 农业旅游目的


  了解旅游者参加农业旅游的目的有利于经营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调查数据表明,农业旅游者参与农业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休闲放松、陪伴家人、欣赏田园风光、品尝时令农家菜、体验农家生活、健康养生等,而购买生态农产品、消磨时间、聚会开会、教育孩子等则不是农业旅游的主要目的。值得指出的是,大量研究表明,国外农业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出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因此建有大量的以教育为主题的农庄。而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苏州及周边地区教育型农业旅游的需求尚未成熟,在苏州建设教育主题的农业旅游项目从经济效益来看,似乎不合适。


  2.1.3 农业旅游消费水平


  调查数据表明,最近一年中,约一半(52%)的被调查者仅参加过1-2次农业旅游,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农业旅游次数3~5次;超过5次的农业旅游者不足15%。在所有农业旅游者中,超过三分之一(36%)的消费者每次每人消费300-500元;每次消费600-1000元的旅游者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而消费超过1000元的旅游者不足15%,这意味着总体上农业旅游的消费水平较低。


  2.1.4 农业旅游消费满意度分析


  关于农业旅游消费满意度的问项,本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Likert-5 scale)形式。譬如,请您对苏州农业旅游景区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评价,其中1表示非常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无法确定,4表示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除总体满意度外,本文还就不同侧面设计了10个问项,同样采用5点量表形式。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总体上,农业旅游消费满意度仅为3.25,没有超过4,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农业旅游尚没达到基本满意程度。就具体项目而言,所有项目均没有超4,其中消费价格水平、外部道路交通、服务水平、旅游商品、餐饮质量评价得分(95%置信区间下限)仅仅略大于3。由此可见,农业旅游者在苏州农业旅游中消费体验较差,这也许是导致年重游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农业旅游景区无论硬件设施,还是服务水平均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2 农业旅游消费意愿分析


  18.3%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参与苏州农业旅游,60%表示愿意参与,16.1%表示不确定,5.6%表示不愿意参与,没有人表示非常不愿意参与。总体来看,苏州农业旅游在旅游市场上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非常愿意的占比不高,据此推测,意愿转化为行动的比例不会太高,市场还需要进一步的催化。


  从人口特征的各个分指标来看:


  女性的农业旅游意愿略高于男性。


  18岁以下的人群对农业旅游的意愿最为强烈。一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农业旅游的接受度也比较高,同时同等比例的老年人选择不确定。在6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旅游意愿最高的是25~35岁之间的人群,其次是18~24岁,再次是36~45岁,最后是46~60岁,相对而言,青年人比中年人对农业旅游的接受度更高一些。


  从职业方面来看,学生群体和退休群体对农业旅游的意愿最为强烈,其次是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人和农民的农业旅游意愿最低。


  单身群体的农业旅游意愿略高于已婚群体,但差距不是太明显。


  在不同收入的人群中,家庭月总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的人群农业旅游意愿最强烈,其次是20000元以上的,13000~2000元,7000~12000元,3000元以下的。


  本科层次的人群对农业旅游的意愿最强烈,接下来依次是初中及以下,大专,高中,硕士及以上。


  苏州本地人对苏州农业旅游的意愿最为强烈,其次是国内其他省市旅游者,最后是苏州周边地区旅游者。


  城市居民对农业旅游的意愿最为强烈,乡镇居民意愿最弱,农村居民对农业旅游也有一定的兴趣。


  根据对不确定或者不愿意参加苏州地区农业旅游的被访者的调查,我们发现,不确定是否愿意参与的被访者对原因也是不确定的,他们的选择大比例的集中在不确定选项中。而不愿意参与的被访者,他们的原因则相对明确,影响他们意愿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①他们认为没有时间参与农业旅游;②他们觉得农业旅游没什么意思;③他们不了解苏州有哪些农业旅游景区以及各景区的特色;④他们觉得苏州农业旅游景区的消费太贵了。笔者认为,以上四个原因的根源还是由于被访者对苏州农业旅游景区了解程度不够,也反映出农业旅游景区的宣传不到位。


  2.3 潜在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2.3.1 停留期短,年重游率低,消费不高


  被访者愿意在苏州农业旅游景区停留的天数为1~3天,其中1天占34.3%,2~3天占48.3%,两者相加比例达到80%以上,占了绝大多数,也就说在被访者心目中,苏州农业旅游景区适合作为短途休闲游的旅游目的地。


  去过苏州农业旅游景区的被访者在2015年去过1~2次的占到一半以上:51.8%,去过3~5次的占32.8%,去过6~10次的占6.7%,去过10次以上的占8.7%。苏州农业旅游景区的年重游率不是很高,以一年1~2次居多。


  在消费能力方面,每次人均消费的承受能力集中在300~1000元,这两个选项的比例差距不大,300~500元的占比略高一些,两项加起来的比例接近或者超过70%,愿意消费2000元以上比例较少,只有4.1%和3.3%。在住宿的消费能力上,占比最高的是100~300元/晚之间:62.1%,愿意支付500元以上/晚的比例很低,只有1.3%。在餐饮的承受能力上,选择50~100元/人/餐的人最多,占比42.5%,其次是30~50元/人/餐,选择30元以下和100元以上/人/餐的比例都不高。综合分析发现,旅游者对苏州农业旅游的消费倾向于中下的消费档次。


  2.3.2 不喜约束,偏爱结伴自由行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选择自助游的比例最高:66.8%,即使是旅行社的自由行套餐也不受青睐,只有11.5%的人选择,不过旅行社的团队游仍然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有19.4%的人选择跟团游。在交通工具的选择方面,45%的人选择私家车出游,39.1%的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旅游者追求时间自由支配的意愿。在苏州农业旅游景区旅游期间,旅游者偏爱结伴而行,尤其喜欢跟家人或朋友一起旅游,这两个选择的比例分别是67.1%和54.4%。除了这两个选择之外,也有选择跟同事、同学一起出游的,选择独自出游的比例比较低,只有11.9%。


  2.3.3 重物质轻文化,对餐饮特别看重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者最愿意花钱的项目是苏州农业旅游景区的餐饮项目,占比77.5%,其次是游玩59.2%,接下来依次是住宿51.4%,娱乐35.9%,门票21.3%,购物15.9%,导游服务10.1%,景区内交通6.3%。导游服务的占比只有10.1%,可见大部分游客去农业旅游景区游玩并不愿意通过导游讲解深层次了解景区的文化内涵,或者他们愿意了解,但是觉得花钱了解不值得。可见大部分旅游者在其潜意识中对一些旅游服务的价值是不认可的。


  无论是下表中餐饮项目占比最高,还是在前面的消费能力调查统计中餐饮消费能力略高于其他消费能力,都体现出了在苏州的农业旅游中,餐饮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而且,在苏州农业旅游目的的调查统计中,品尝农家菜是名列第四位的农业旅游主要目的。


  2.3.4 节假日依然是出游高峰期


  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大部分旅游者仍然倾向于在节假日去苏州农业旅游景区旅游,比例为51.6%,接下来依次为周末36.2%,平时28.4%,寒暑假25.8%。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中国的假期制度有关,中国的假期比较集中,虽然面对黄金周的旅游热潮有点望而生畏,但是国人大都养成了节假日旅游的习惯,要改变过来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3 促进农业旅游消费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旅游景区的可达性


  根据前文的分析,笔者发现现在的旅游市场逐渐散客化,喜欢自助游、自驾游的旅游者越来越多。为了应对数量庞大的散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完善道路交通建设。农业旅游景区大都位于郊区或者农村,跟城市相比,交通条件相对落后。马路需要进一步拓宽并提高质量;沿途的旅游交通指示标志要指示到位并有专人管理;把景区的位置纳入百度、高德等使用较为广泛的地图软件,便于游客搜索导航;修建立体停车场满足自驾游游客的停车需求;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方式应尽可能延伸到农业旅游景区门口。如果不能延伸到景区门口,应尽量安排接驳车,不要让喜欢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旅游者因为这最后的1公里跟农业旅游景区擦肩而过。


  当然,除了交通,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必要。比如通讯建设,随处可连接的4G网络、WiFi可以让旅游者游玩的同时不耽误工作的开展;良好的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可以保持景区的环境清洁。


  3.2 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有的放矢


  根据营销理论,单一无差别的产品在投入市场的初期才适合使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来试探市场反应,大部分的产品或服务都会使用差异性或者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苏州的农业旅游景区游览项目丰富多样,景区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显然不适合无差异全覆盖的市场营销策略。而且,根据前文的意愿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都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农业旅游。意愿比较强烈的群体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和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未成年人对农业旅游有极强的兴趣。潜在的和现实的旅游者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且以苏州本地的为主。除了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其他收入期间的人群对农业旅游的意愿差距不大,各个档次的产品应该都会有一定的市场。因此,笔者认为,苏州地区农业旅游应以本地城区的旅游者作为主要营销对象,尤其应重点开发本地青年白领市场、18岁以下的学生市场和老年市场。在设计旅游产品的时候,建议高中低档产品都应有所涉猎,当然在数量上以中低档为主,高档少量。另外,苏州农业旅游景区的客户以家庭、同事、同学等群体客户为主,因此在设计游览项目时,可参考拓展项目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些需要互帮互助,合作完成的项目,提高旅游者的参与度,体现团队精神,提升凝聚力。


  3.3 多做宣传,加强引导,提高苏州农业旅游的知名度


  虽然表示不愿意参与苏州农业旅游的比例较低,但是,在对所有被访者进行的影响其参与苏州农业旅游意愿的观点调查中,表示不了解苏州农业旅游的赞同率是最高的,非常同意8.7%,同意42.7%。可见,景区的旅游宣传做得不到位。建议景区针对目标市场应该多做宣传,而且宣传的信息中不应该仅仅包含景区的名称、美景等,还应该提供景区的具体位置、行车路线、项目推荐、旅游攻略等。在宣传的渠道方面,除了传统的与旅行社合作的模式之外,也应该加强散客渠道的宣传,除了在景区自己的网站上做宣传,还可以在年轻人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面做宣传。另外,针对旅游者喜欢节假日扎堆出游的习惯,景区通过一些价格引导和项目推荐,可以逐渐改变游客的出游习惯,从而分散客流,缩小淡旺季差距,也能营造舒适的体感环境。比如差别化的门票价格、餐饮价格和住宿价格;推出周期性的二日游优惠自驾套餐;建立门票预售系统,设置人流预警系统等。这些前导服务,既有益于景区的经营管理,也可以让游客感受景区的优质服务,赢得更高的美誉度。


  3.4 凝练特色,做强口碑,提高旅游者回头率和年重游率


  在住宿形式调查中,选择乡村特色民宿的比例最高,达到55.2%。很多被访者在最后一个开放题中都提出了希望苏州农业旅游景区能够独具特色的建议。可见特色是一个景区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建议每个农业旅游景区能够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特征和资源优势凝练特色,并贯彻到景区的各个项目中去。比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旅游者对苏州农业旅游的餐饮特别重视,一些农业旅游景区可以“美食”为特色,打造“四季美食节”、“游客厨艺比拼”、“美食品评会”等项目,景区里面的建筑外形、各类生活设施、标识,甚至服务人员的服饰等等,都可以参照食物的形象来进行设计。当然,除了特色之外,想要吸引更多的新老客户前来游览,景区还必须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在信息途径的调查中,通过朋友介绍了解苏州农业旅游景区的占比最高,58.5%,可见口碑效应在旅游营销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为了提高回头率和年重游率,建议景区可以进行一些营业推广活动,比如推出家庭套票、年卡,赠送有有效期的优惠券等。


  参考文献:
  [1]唐明贵,殷红梅.乡村旅游消费需求特征分析――基于对黔东南乡村旅游者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33-935.
  [2]刘笑冰.北京市创意农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3]刘文敏.上海农业旅游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08).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