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者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345

消费者跨期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年08月03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消费者满意度 | 

       消费者跨期消费讨论的是家庭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收入的问题,这也是人们所作的重要经济决策之一。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跨期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包括消费者预期及利率两方面。

  1引言


  在单个家庭水平上,居民的跨期消费决策将影响其在不同时间的经济福利。显然,即期消费越多的家庭,其储蓄较少,进而将来所能进行的消费也会减少。西方的消费理论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对消费问题进行过研究,而直到20世纪中期,注重跨时期选择的理论开始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有莫迪利安尼与弗里德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这与最早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提出的早期消费理论恰成对照,跨期思想将即期消费扩展到跨期消费。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者的收入是以其一生为周期来安排的,人在青年时期收入小于消费,进行借贷;在中年时期消费小于收入,多余部分进行储蓄和还贷;老年时期消费大于收入,用多余储蓄进行消费。个人的这种跨期消费使整个收入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这比只靠自己收入、既不贷款也不储蓄的那种消费的效用大得多(Modigliani,1986)。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将收入和消费分为持久性和暂时性的,他认为只有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之间存在着固定比例的关系,消费支出的变化滞后于收入的变化(Friedman,1956)。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者只要有了稳定的、长期性的收入,他们的现期消费支出就可以超过其现期收入,家庭消费不仅取决于现在收入,而且还取决于未来的预期收入。更具体地,就必须动用储蓄,他未来的消费将会因此而减少。另一方面,家庭关于当前消费的决策也依赖于他们储蓄所能获得的利息。因而这项决策行为是跨时期的,并且受到消费者的预期以及利率变动的影响。


  2消费者预期对跨期消费的影响


  在指定的环境之下,消费者对未知世界的经济发展状况,价格波动以及政策原因等方面对消费者的消费,储蓄等行为之下的客观推断判断和推测叫作消费预期。它直接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势头的想法,预测着经济变量也体现着消费信心。在目前之下,预期对着经济有着不可预估的作用同时也是影响消费的不可忽略的作用。这其中体现着人们对于市场状况和消费愿望的心理需求。想让社会大众消费,不仅要看客观经济状况同时也要看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以及对未来收入的评估。


  如果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估计比较理想的情况之下,消费者就十分乐意将自己预期的收入甚至将自己的储蓄存款将之用于消费之中。同样,如果消费者对自己未来的预期收入不乐观持有一种悲观的情绪那么消费者也就不可能将自己的信贷消费以及储蓄用于自己的消费之中相反消费者会将自己的大部分存款以及未来的预期收入会提前有进入银行储蓄的打算。我们研究中国人的消�M理念可以得出结论,消费者一般对于消费的情形持有的是保守的观念,所以在对未来收入情况没有一个乐观估计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增加消费的。


  另一种情况之下,大众对于社会的投资的增强也会趋使消费者减少消费,不过也是为了以后有更好的消费。对于风险投资是在于消费者对于市场的把控和风险预估的情形之下。之前我们提到过关于消费者在减小现在的消费将之储蓄起来以面对未来更好的消费状况,换言之就是将当前的消费存储起来以应对未来消费的风险,这样会导致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当前消费能力减小,银行的储蓄变得增强,当然也不会选择相关的风险投资。当然,对于跨期消费的影响还包括大众对于目前经济市场的客观评估。成熟的市场下,拥有较低的不确定性大众对于将来的收入预期也会比较乐观愿意进行预期消费。


  3利率变动的影响跨期消费


  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变动是央行对于调控我国市场经济使用最普遍的手段。在2007年的时候央行就连续6次上调在金融机构之中的存款利率。但是在2008年的时候却连续下调银行存款利率,这种情况在央行的举动之中是很难看见的。“控制通货膨胀、抑制消费”是2007年的时候央行上调利率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当时的利率的情况之下已经是基于2006年的经济状况之下制定的利率政策。到了2007年的时候,原有的银行利率政策已经不适合我国经济的客观情况了。伴随着我国物价水平由较低转为较高状况,只能进行上调以作调整。而2008年的央行四次下调利率则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央行利率的调整变动对于消费者的消费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种影响是替代效应,也就是说,这种变化影响着消费品之间的供求关系,通过这种复杂的供求关系影响着市场变化;另一种影响叫作“收入效应”,这种影响体现在消费者之间的,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状况来调整供求关系的变化以此调控市场。我们以利率下降为例来说明。利率下降会使居民储蓄收益的降低,这意味着居民为购买当期消费品而不得不减少未来消费品的数量,这就会引起居民减少储蓄和增加当期消费,这就是替代效应。与此同时,利率下降会因储蓄收益的变动使居民未来收入发生变动,从而促使居民减少当期消费和增加储蓄,以确保未来消费水平不降低,这就是收入效应。


  当利率提高时,当前的储蓄会有一定量的增加,从而使得未来消费增加。具体来说,当前消费量C1的下降和储蓄等量的增加ΔS1=-ΔC1,导致下期消费量C2增加rΔS1。实际上,未来消费相对于现在消费来说变得“便宜”了,所以家庭将倾向于减少当前消费,而代之以增加未来消费的意愿购买。纯替代效应度量的是,在家庭保留在初始的无差异曲线上的假定下,当利率变动时家庭意愿的C1和C2水平的变化。替代效应的方向是确定的,利率提高,总是导致C1的减少和C2的增加,从而使S1上升。


  收入效应度量的是这样一种事实,依赖于家庭最初是净贷方还是净借方,利率的变动使得家庭变得更加富有或者更加贫穷的程度。如果一个家庭最初为净贷方,那么利率提高就会使他变得更加富有,因为在C1不变的情况下,该家庭无疑将能够支付得起更高水平的C2;另外,如果家庭最初为净贷方,那么利率提高无疑会使他变得更为贫穷,因为在C1不变的情况下,该家庭将不再能够支付得起原来的C2水平。


  如果收入效应为正,即如果家庭变得更加富有,那么家庭将倾向于提高C1和C2的消费水平;如果收入效应为负,即如果家庭变得更加贫穷,那么家庭将倾向于降低C1和C2的消费水平。因此,负收入效应提高储蓄(因为它降低了C1),而正收入效应降低储蓄(因为它提高了C1)。所以,收入效应倾向于提高借方的储蓄率而降低贷方的储蓄率。最后,对利率提高的总体效应进行总结。替代效应总是倾向于提高储蓄。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净借方的储蓄而降低他的储蓄。因此,利率提高的总效应是,借方家庭肯定会提高储蓄,贷方家庭的储蓄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哪个占优势。


  4结论


  有关消费数据可以探知一个结论,消费结构和层次的变化是需要一个过程周期的。人们消费会历经一个满足生活基本所需到逐渐追求商品质量到追求一种商品品质。影响消费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说:医疗条件,经济地区差异,以及城镇农村差异经济水平。所以如果只是靠降低利息拉动消费增长远远是不够的。之前的文章已经阐述了对于消费的影响还会受到消费预期等方面的影响。


  通俗来讲,只有消费了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没有消费,生产就无法继续;并且消费的结构、水平、规模等又无不影响着生产的结构、水平、规模。消费对于市场经济的刺激是巨大的,市场经济之下更多的是买方市场,消费者对于生产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消费了才能更多地带动生产,所以要鼓励大众消费自己的生活所需以及家庭的生活所需以此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其质量。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