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271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

2017年11月01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公共服务满意度 | 

  政府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贯穿于政府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是政府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基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城市政府决策。基于此,本文对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引言


  信息通信技术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发展迅速,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信息技术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以及在决策活动中的作用。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是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基础。行政决策质量直接影响到政府行政管理的成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下的新型政府形态,它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部门应用的必然结果。电子政务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应用必然使作为政府管理核心的行政决策受到深刻的影响,它通过优化决策信息、建立组织内外的相互信任以及对政府的激励因素,推动公民参与决策,有益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并能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当然,积极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二、电子政务对决策的积极影响


  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运行职能的前提和核心。研究表明,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能够以其细致而缜密的渗透和磅礴的气势,为城市政府决策品质的提升和城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政府决策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改变现行的城市政府决策信息传递模式,提高决策信息的保真率


  在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下,政府决策层获取信息的主要管道是逐级汇报的书面材料(如工作汇报、调研报告、统计报表等。由于信息传递管道单一,且不排除基层政府对信息进行自利性选择、过滤或修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息传递失真。同时,由于政府决策信息基本上是由下至上的垂直流动,每个职位都是信息收集节点和处理点,行政组织金字塔式的多层级结构影响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在信息流往城市政府最高决策层时,信息流呈递减趋势,并同时伴随出现信息的扭曲,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决策的质量。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改变城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和组织结构:社会公众借助网络可以多渠道将信息直接传至决策层,使信息传递管道中的中间层级功能的消退,并由具备信息传递功能的网络来替代,这就能消除信息与决策层之间的人为阻滞和时空限制,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有效避免信息传递失真以及由于信息迟缓和信息失真所引起的决策滞后和决策失误。


  (二)拓展城市政府决策信息源,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赫伯特・西蒙认为,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他们不能进行完全的理性判断和抉择,决策只能达到满意化而不可能做到最优化。有限理性阻碍了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实现,造成人类有限理性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的缺失、信息量不足。


  (三)推动城市政府信息公开,能提高城市政府决策过程的透明度


  没有任何东西比秘密更能损害民主,当公众不了解情况时,公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国家事务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我国,80%的社会信息掌握在政府部门的手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信息一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社会公众无权了解和获取,从而导致城市政府决策过程高度封闭,公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实现。电子政务,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最核心特征是信息共享,他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理的限制,实现海量信息的共享。政府在上网之后可以通过自己的门户网站,推行网上政务公开,提供除必要的保密外的大量公共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共享的特性,使政府信息得到高效、快速的发布和回馈,为政府的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


  (四)促进公民对城市政府决策的参与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是指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的活动。电子政务的出现给保证公民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它能够把个体和组织结构成网络,使它们超越相隔遥远空间参与谈论和争论。城市政府可以在重大问题做决策前在网上公布,让公众广泛参与讨论,经过反复充分的博弈,最后做出决策这将使政府的决策过程暴露于阳光之下,可以大大限制暗箱操作的空间,减少权滥用的可能,既充分体现了城市政府决策活动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实现。


  (五)强化城市政府决策执行的监督


  从大量的政府决策案例中我们发现,政府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监督不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应用将强化这种监督,有效地防止城市政府决策执行出现变形。传统的行政监督主要是通过举报电话、传真、信函等管道进行,监督信息主要是经过繁琐的行政流程输往决策层,监督者与决策层被人为阻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市长网页”直接与广大公民的网络终端相连,计算机网络替代了决策监督回馈的中间环节,避免了监督回馈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同时还能增强监督者和决策者之间的互动。这无疑有利十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监督网络,规范政府行为。


  三、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消极影响


  由于电子政务技术本身发展还没有完善,在给行政决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可能的消极影响。


  (一)电子政务中的“不完全政务公开”将使决策民主受损。


  为了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便于民众的参与和监督,当前,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推广普及“公示”制度。但是,当决策者面对自身或团体利益时,作为“经济人”他们的行为实际上不是倾向于最大限度的增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而是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决策。


  (二)电子政务中的“信息爆炸”可能导致行政决策的盲目。


  传统社会,行政决策中的失误现象多与信息量的不足有关。行政领导不注重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忽视决策的可行性论证,决策中盲目拍板等现象还较为严重。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的支持。信息社会的行政决策活动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又易导致信息量过多,出现“信息爆炸”.即在有限的时空内投放超密集的信息容量。而信息量过多使人们无法分辨,无法选择,进而产生盲目决策。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使方案抉择困难。在过量信息下,多种方案的利弊权衡更加困难,更难决定取舍。决策层由于无所适从,只能闭起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抉择过程呈现出较多的主观随意色彩。另一方面,公众对决策层的信息输入,不可避免带有较强的个人倾向性,而带有个人倾向性的过量信息使信息出现偏差,使决策者疲于应付。因此,当大量信息汇聚决策中心时,信息中的夸张成份可能使决策者疲于分辨真伪,贸然决策。


  (三)电子政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可能阻滞行政决策的进程。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日益融合,网上信息交换,可以发生在任何国籍的个人和组织之间。一个组织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越高,说明该组织对物理形态的计算机系统依赖性越大,然而其自身的安全性能、自我保护抗干扰能力却不一定能随之增强。恶意的网上黑客运用普通的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寻找计算机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的弱点,非法截取或篡改数字信息,破坏系统的正常运作,甚至捣毁整个系统。


  电子政务的建设应把可靠性和安全性放在首位。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这一问题难以很快解决。一方面,由于政府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政府网络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各不相同,加上使用人员众多,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千差万别,安全漏洞很多。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业务和协议自身的缺陷加上非法入侵者的攻击,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必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发生在国家敏感部门触目惊心的“黑客事件”、余音未平的“YZK问题”、网络病毒等向那些对网络技术盲目乐观的人士发出了警告。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