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183

政府绩效评估统计方法应用研究

2017年10月27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公共服务满意度 | 

  政府绩效评估是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催生下“政府再造”运动中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工具。我国各级政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侧重经济目标考核评比模式逐步转向社会发展全面动态的绩效评估轨道,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方法和技术日趋完善。当前学界在研究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具体评估方法、手段较少述及,以福州市为例,从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考核视角,就绩效评估中运用统计方法评价地方经济发展进行探讨,以期深化该领域研究视域。

  1政府绩效评估简述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政府在一定时期的效益和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各级政府绩效评估从制度管理层面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责任分解、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考核评估、绩效结果运用、绩效整改提升六个方面。评估范围对象为本级政府的党政部门和所辖的县(市)、区,或县(市)区所辖的乡镇、街道。


  2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置


  正确评价政府绩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首要前提,指标体系在整个绩效评估实施方案中占中心地位。正如任何事物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一样,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同时充分体现对政府发展的引导作用,最终目的是直接考察政府行为,践行科学发展的真实效果及成果。最终则表现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1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考核的内容变化,突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科学的指标体系设置,要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具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即有利于分析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改善程度,更有利于从实践的角度为证明改善成效提供定量支持。


  (1)绩效评估指标不唯经济增长,而更趋于社会全面发展。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从福州市政府绩效评估一级指标设置的内容上看,2013年作出了较大调整。


  过去缺乏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或缺少有效激励的公共服务项目在评估中有了一席之地,从而提高了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服务转变。以与民生相关的环境保护对城区考核指标为例,在统一考核指标中,2011年资源环境考核的指标仅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控制指数和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2014年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有“十二五”节能目标完成率、污染物总量减排、PM10年均浓度下降比例、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综合指数4项。PM10的出现,则顺应了当下公众的期待。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正不断修正与革新,以此综合反映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观、政绩观。


  (2)绩效评估指标不再重叠,而更趋于简明化、科学化。2011年该市绩效评估方案中,“民生改善”一级指标下分别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2个二级指标;在“经济发展”二级指标“财政发展”下分别设置“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率”2个三级指标。虽然不同的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职能,且职能有时相互重合,但其实现的目的是一致的,显然,上述庞杂的指标设置忽视了指标自身内在差异性。到2014年,绩效评估指标已向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等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扩展,更加注重指标设置的科学与系统,二级指标缩减9个,三级指标缩减13个。


  缩减且优化后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则较好地体现各级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服务民生为本,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为核心,以民生特性为民众评判的出发点,以民众满意为最终目标,达到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目的。


  2.2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考核的分值变化,突出科学发展民生关切


  长期以经济建设占主体分值的绩效考核风向转向了社会发展的全方位考核,表1、表2显示,经济指标分值大幅下调,改变了以往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政府绩效评估已深入各级部门核心职能,且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反映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3政府绩效评估指数应用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考核计分是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计分计算方法的合理应用影响绩效结果的科学与公正。该市绩效评估指标计分主要采用指数法,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类指标,并尽量向社会指标拓展。指数法将单个指标就前三年加权平均值和当年值,分别计算出速度贡献指数和增量贡献指数,二者比重设置为60:40,通过功效系数折算,进行动态、持续、稳定的评估,客观反映所辖县(区)的发展成果,从而有效杜绝各级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3.2应用评价


  发展指数,反映某县(区)自身发展情况,大于100,说明该县(区)当年的发展水平较前三年的基数有进步;贡献指数,反映某县(区)相对全市的贡献情况,大于100,说明该县(区)当年的发展对全市而言是有拉动作用的;综合指数,是前面两个指数的加权平均数,反映该县(区)综合发展情况的指数。


  功效系数法,是建立在多目标规划原理的基础上,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根据评价对象的复杂性,从不同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计算评分,从而反映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满足了效绩评价体系多指标综合评价县(区)的要求,减少了单一标准评价而造成的评价结果偏差。本研究中,以综合指数为范围,用最高值减去最低值,得到差值,其本身的功效得分=(a-差值)*40+60,最低分为60分(即为基础分值),最高分为100分,(a-差值)即平移的平移量。其余县(区)在60-100分内分配得分,较直观地显示本县(区)在本组考核中的位次和组内的差距,达到了客观、准确、公正评价县(区)政府绩效的目的。


  当前,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为公众所关注,统计部门在各级政府绩效评估中承担了指标数据采集和计分工作,统计独立性倍显重要。科学的统计方法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将其作为研究课题,是统计部门践行科学发展的职责所在。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